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知识整理
- 时间:
- 2018-12-19 17:30:28
- 作者:
- 娄老师
- 阅读:
- 来源:
- 河北教师教育网




①组织好材料(使清晰、稳定、明确的意义得以呈现)
②联系已知学习新知
③学习以认知发展水平为依据
④以理解为学习评定的重点
2、接受学习的特点:
①从学习内容上说,事物的意义是由语言和符号来表达的
②从学习内容呈现的方式说,一般是用定义的方式,或通过上下文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
③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接受事物的意义,即反映事物的符号、概念和命题的意义
④从发生上说,它较发现学习为晚
3、发现学习的特点:
①发现较早
②学习内容不是现成的结论
③教师呈现学习材料,采取间接提供方式
④学习过程较为复杂
⑤它适合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学生的初级概念的学习,适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4、知识的同化:用认知心理学的同化论来解释,意义学习的结果是获得心理意义,而意义的获得就是知识同化的过程。
5、认知同化论的历史渊源:认知同化论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他们强调心理活动的内部组织作用,这是脑的动力学的基本原则,学习是通过"顿悟"来实现的,是在发现了事物间的关系后产生的。
6、认知同化论的基本观点:
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
②新的意义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产物,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论
③有意义的保持和遗忘是认知同化的继续
7、奥苏伯尔提出三个主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①可利用性。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影响意义学习和保持的第一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②可辨别性。新的学习内容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的分化程度是影响意义学习和保持的第二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③稳定性。是影响意义学习和长久保持的第三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8、什么是概念:
①在哲学上,把概念界说为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高级形式
②在心理学上,一般把概念界说为由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的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
9、概念掌握的基本形式:概念形式和概念同化,其中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得概念的最基本的形式。
10、概念形式:所谓概念形式,是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在儿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