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之综合素质(中学)职业理念考点
- 时间:
- 2024-01-25 14:25:50
- 作者:
- 赵老师
- 阅读:
- 来源:
- 河北教师教育网





河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职业理念考点
1.教育观角度评析教育行为【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内涵)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5)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新课改的教学观【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3.学生观角度评析教育行为【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1.“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规律 | 表现 | 启示 |
顺序性 | 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 低级到高级、简单 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 的过程 | 循序渐进、学不躐等 ,不能陵节而施,不能拔苗助长 |
阶段性 |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 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 分阶段教学,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 一刀切”“一锅煮”“成人化” |
不平衡性 | 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 展不匀速;个体内 部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同 步 | 抓住“关键期”或“最 佳期” |
互补性 | 生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 间、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可以互补 | 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
个别差异性 | 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 发展具有差异性 | 因材施教 |
5.教师观角度评析教育行为【材料分析题】
(1)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
a.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b.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
d.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换
a.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b.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思的实践者;
c.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思;
d.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6.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阶段理论【选择题】
1.关注生存阶段——关注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等。
2.关注情景阶段——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
3.关注学生阶段——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以上就是河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职业理念考点的全部内容,考生可以点击河北教师资格考试真题,了解河北 教师资格笔试真题、河北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河北教师资格教师资格历年真题等有关河北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的资讯。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