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考点: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
- 时间:
- 2022-06-21 13:53:20
- 作者:
- 谈老师
- 阅读:
- 来源:
- 河北教师教育网





从思维发展的方式来看,总的来说,婴幼儿思维的发展趋势是由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
(一)直观行动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的概括水平低,更多依赖于感知觉和动作来进行,因此皮亚杰称之为“感知运动思维”。2岁前的婴儿头脑中几乎没有多少表象和经验,也不会进行逻辑推理,他们必须而且只能通过自己的动作才能发现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可以说2岁前学前儿童的思维就属于这个类型,这个年龄段的学前儿童离开了实物或不对实物进行动手操作就不能解决问题,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
(二)具体形象思维(表象思维)
3-7岁学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或称为表象思维。即学前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储存的具体形象(表象)和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思维活动。因此该阶段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内隐性,可在头脑中操作而不必表露在外显动作中但思维活动还需借助具体的事物进行。并且学期儿童能预见到自己行动的结果,也开始计划自己的行动,但往往容易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行思维。例如:学前儿童开展角色游戏,扮演各种角色和遵守规则时,主要依靠他们头脑中的有关角色、规则和行为方式的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是在直观行动思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
(三)抽象逻辑思维
六七岁以后,儿童的思维开始进入了初步的逻辑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是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它是靠语言进行的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学前儿童阶段的抽象思维仅仅开始萌芽。
以上就是河北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考点: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考生可以点击河北教师资格考试真题,了解河北 教师资格笔试真题、河北教师资格面试真题、河北教师资格教师资格历年真题等有关河北教师资格考试题目的资讯。
免费领取教资笔试/面试/普通话备考资料>